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倾听能力
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他认为:“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极力强调“倾听”的重要,如,“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等等。
心理学家指出:“积极倾听的人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包括具体的知觉、态度、信仰、感情以及直觉等都或多或少地加入到倾听的活动中去。消极地听,则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接受声音的机器,既不加入任何个人的感觉或反应,也不产生什么好奇心”。
在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培养好学生倾听的能力,因为环境与时间的不同,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不同,那该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倾听能力呢?
1、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和意义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应该让他们明白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是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每个孩子都愿意做一个礼貌的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认真倾听。教师应该多正面引导,反复矫正,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树立典型、榜样建立健全恰当的评价、激励机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口语交际课和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
2、教师要以身示范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小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当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孩子以鼓励和尊重,同时,其他孩子看到老师倾听的眼神和动作,也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认真接收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老师就得先做到这一点。无论学生说的好,还是说的不好,都要专心去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课后在与学生谈心时,也应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从不打断他们讲话。这样一来,既达到了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地倾听氛围。既让同学们乐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又让倾听别人谈话成了一种习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既是发言者,又是一位忠实的听众。
3、提醒、表扬、奖励
老师希望学生上课的时候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给老师力量和信心。教学中,每当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小眼睛”学生就会自觉地应道“看黑板”;或“小眼睛看着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老师只说一遍,大家一定要听好哦!”,学生就会自觉、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除了语言提醒,我还会在课堂上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看他听得多认真呀,眼睛直直地看着老师”。“看,他不仅听出了他对的地方还听出了他不足的地方。还帮助补充了他的不足,真能干!其他同学都应该像他这样”!当然表扬、奖励要特别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