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校一点通>初中历史 >   正文

[原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几点策略

导读:

  
  [原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几点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符号所出现的这几个问题,在此给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几点策略:
  (一)抓住数学符号的本质属性提高认知水平
  数学符号有简约、抽象的特点,也有严谨、规范、科学的特征。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字体,为了大家能够统一的使用就赋予它一种大家认同的统一属性。例如:“+”、“-”、“×”、“÷”等等。这些符号表达有特定的意义,不能乱用。但对于一个字母就表示一个数,它带有任意性,所以它可以代表任意一个数。有时在具体的问题背景下会表示一种特征的常数,所以它的属性也会随着问题的情境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掌握数学符号的本质特征,在不同的问题背景中明确它的意义,都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例如:用n表示正整数,它可以是任意的正整数。但是如果说“2×n=8”,那么n只能代表具体的正整数了。用同样的数字符号,但在不同的问题背景下的意义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又如:
  在小学一年级《数的计算》的学习中,老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用小括号、方框、问号等来代替未知量,让学生在里面填上数字。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算出正确的数来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符号的意义。这比如样一个题:“8+★=13,问★等于多少?”许多学生看到这道题就会说“老师,看不懂啊”,但是如果给出“4+6=()”这种形式的题学生就会快速的解答出来,同样的题,之所以出现不同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对符号的理解不够深。所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符号的认知水平需要在规范的多次练习后才能得到提高。也只有经过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符号认识的培育训练,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有一部分的研究学者的想法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低级发展的阶段能够进行具体的运算是这些学生的特点。所以说在小学阶段特别是起始的阶段,如果要想良好的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就必须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在日常生活进行才行。对于这一点,教师在上课时创设的情景就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以便于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丰富自己关于符号意识的经验,学会认识符号、掌握符号并灵活的使用符号,让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了解和认识符号,逐步的体会到用“符号”将实际问题“抽象化“的方便和好处。例如:
  在小明1岁的时候,爸爸的年龄是29岁,在小明2岁的时候,爸爸30岁,在小明4岁的时候,爸爸32岁,那么在小明10岁的时候,爸爸多少岁呢?这个情景就十分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通过这道题可以体会到用符号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如果小明的年龄是a,那么爸爸的年龄就是“a+28”,即可以得出爸爸的年龄是“10+28=38”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的感受,还使学生明白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内涵,在具体的解释与应用过程中,慢慢的加深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的目的。

标签:
内容